就醫卡,也稱“就診卡”,是醫院為就醫者辦理的一種卡,里面記錄了患者的詳細信息。在醫院就診期間,憑卡進行各項醫學檢查、取藥、處置及交款。
常用的醫院就診卡、診療卡類型有磁條卡、條碼卡、ID卡、感應式IC卡和接觸式IC卡幾種,其中以磁條、條碼式診療卡因為使用方便、價格實惠,比其它類型的卡具有更大的應用優勢,應用范圍更廣。
一、常用的醫院就診卡、診療卡技術資料:
磁條就診卡、診療卡:用磁條卡作為診療卡和就診卡使用,可在磁條內寫入卡號,通過磁條刷卡器直接讀出卡號作為就診依據,使用簡單,不需二次開發即可直接使用。
條碼就診卡、診療卡:在卡片把卡號以條碼形式打印出來,在使用過程中直接掃描條碼卡號和病人信息進行關聯。
ID診療卡、就診卡:ID診療卡、就診卡采用的是TK4100的芯片,ID卡為只讀卡,每次讀出ID卡的內碼芯片號做為診療卡卡號使用,ID診療卡為2007年前后磁條診療卡向IC診療卡過渡的卡片,因為使用簡單,成本低等因素被大量采用,但在應用過程中,隨著醫院診療卡用量不斷增加,發行有內碼重號問題。
接觸式IC診療卡、就診卡:接觸式IC診療卡 就診卡多采用4442芯片,該卡為邏輯加密卡,具有安全性高,容量大等特點,具體參數如下
1、256字節EEPROM組織方式
2、32位保護存儲器組成方式
3、3字節用戶密碼,密碼錯誤計數:3次
4、溫度范圍:-20℃~70℃
5、至少100,000次擦寫循環
6、至少10年數據保存期
感應式IC診療卡、就診卡:感應式IC診療卡就診卡多采用M1芯片,也稱為S50芯片,芯片具有可加密功能,是一款使用簡單、安全、可靠的IC卡,也是現代醫院就診卡、診療卡的選擇用卡,其具體技術參數如下:
● 容量為8K位EEPrOM;
● 分為16個扇區,每個扇區為4塊,每塊16個字節,以塊為存取單位;
● 每個扇區有獨立的一組密碼及訪問控制;
● 每張卡有不重復序列號,為32位;
● 具有防沖突機制,支持多卡操作;
● 無電源,自帶天線,內含加密控制邏輯和通訊邏輯電路;
● 工作溫度:-20℃~50℃;
● 工作頻率:13.56MHZ;
● 通信速率:106KBPS;
● 讀寫距離:可達10mm(與讀寫器以及卡天線尺寸有關);
● 數據保存期為10年,可改寫10萬次,讀不限次。
使用就醫卡的系統是醫院信息系統的一部分,刷卡可以免去文字錄入帶來的麻煩,解決就醫繁瑣、醫療信息管理等問題。成都新得利電子有限公司作為醫療系統中的專業條碼設備及醫用耗材供應商,為四川省多家醫院供應了“就診卡”。